阮紀宏:特首就任一年看績效 大灣區服務效果難測
無論從管治架構設置與文件語言來看,特區政府對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都十分重視。行政長官親自領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與中央成立「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的頂層設計相若。特首李家超在過去一年也不斷推廣大灣區的建設工作,問題在於辦事機構——督導委員會的辦公室設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層次是否適當還有待討論,但成員似乎仍未到位,專員和副專員都是署理的,其中一個助理專員職位則仍然懸空。
過去曾經提出過改革駐內地辦事處的說法,但沒有下文。駐內地機構是「經貿辦事處」,這是沿用殖民地時代的思路,特區政府在內地只辦理與經貿有關的事務,即使現在已經增加了辦理特區護照續期等出入境事務,也開始涉及一些民生事務。順帶一提,經過批評,駐粵辦更換特區護照現在可以用現金付費,改變了過去只收港元支票的做法,真的是從善如流。但從機構名稱看,「主打」經貿,其他是否可有可無?
駐粵辦人員確實也很落力去聯繫一些香港在內地運作的企業與機構,還在該辦事處「加碼」成立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惟從其介紹內容看,側重點似乎在於向內地企業推廣,促使他們到香港投資與貿易居多。
衡量績效 有成績未必達到應有效果
這些推廣商貿的活動十分專業,投資者或者有意到香港工作的專才,需要的資料一應俱全。特區政府提供的資訊細微而周全,完全符合「經貿辦事處」的角色。特區政府為自己設置的績效指標,當然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考核」自己。根據2022年施政報告的績效指標,要求內地辦事處在2024年「造訪內地機關或組織不少於3200次」、「出席活動發表演說不少於270次」、「接受傳媒訪問或舉行簡報會不少於330次」,及「參加商貿會議不少於800次」。首先,2023年休息一年也無所謂;到2024年,駐內地的5個辦事處,加上下設不同省份的十幾個分支機構,怎麼可能不是「圓滿」完成任務?
衡量工作績效,有成績未必一定達到應有的效果。接受傳媒訪問多少次不重要,因為在內地,發個紅包就有媒體訪問並且可以見報,但能夠將信息意圖傳達到目標讀者嗎?這些都是行內人才會追究的問題。從老百姓的角度看,他們想知道的事情,是否能夠從官方網頁容易找得到,並且明白如何按圖索驥達到目的,才是重要。
特區政府去年7月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有關大灣區建設的承諾中表示,「支持香港居民和專業人士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居住、工作及創業」。「支持」起碼要提供資訊,在駐粵辦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的網頁,其中有「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點擊打開,裏面有50個文件,內容包羅萬有,從廣東省發布關於「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的指導意見」,到「火車站實現港澳人士自助購票」等都有。
官僚作風不接地氣 民眾無從領略獲得感
提供了大量文件,就是「便利港人」了嗎?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將不同範疇問題分門別類,設置常問問題FAQ,幫助對某些服務有需求的人士理解政策以及如何執行,一目了然。但都欠奉,這些績效指標不去衡量。
估計目前有幾十萬港人在內地居住,特區政府如何為這個群體服務,是一個重大考驗。按照目前的組織架構,是否能夠做得到或者做得好,另作討論,但官員完全不接地氣的官僚作風,才是令人無從領略「獲得感」的根源。
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香港養老服務輪候時間,可能比公屋輪候時間還要長,坊間不停提出到內地養老的可行性。目前特區政府全額資助的內地養老院有兩間,分別在深圳和肇慶,根據官方公布數字,2014年至2022年,深圳復康會頤康院共有248名香港長者入住,即每年平均有31人入住,肇慶護老頤養院每年平均則有4.25名港人入住,這個數據都不算績效。政府也曾提出,考慮將資助計劃擴大到其他大灣區城市符合資格的私營機構,但有關進展,從來沒有交代。
其實,在大灣區居住或者投資、運營的港人,最需要金融資訊。國家對外匯管制愈來愈嚴格,政策經常改變,特區政府應該蒐集最及時的資訊,通過有效的發放渠道,讓港人可以知悉執行。這樣的服務市民態度與成效,才是需要衡量的事情。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