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港府公佈授勳及嘉獎名單,今年有他!

每年,特區政府都會公佈一份授勳及嘉獎名單,這是港府對於在過去一年為香港社會突出貢獻人士的嘉獎,7月1日,港府公佈了最新的名單,今年共有403人授勛及嘉獎,另有65人被委任太平紳士。

去年在禮賓府閉門舉行授勳儀式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授勳及嘉獎制度,由港府於1997年創立(初期稱為「勳銜制度」),目的是頒授予社會各界人士,以表揚他們為香港作出傑出的貢獻,或其在所屬範疇出類拔萃的成就。勛銜制度亦設有英勇勳章及各部隊獎章,對個別人士給予嘉許。2022年,共有889人授勳或嘉獎,為歷年人數最多,其中493人因參與應對新冠疫情而獲表揚。

圖:政府官網截圖

該制度下,最高榮譽是「大紫荊勳章」,這是用來表揚畢生為香港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獲頒者的人士可於中文名字及稱謂後加上「大紫荊勳賢」或「GBM」,並同時可終身獲得The Honourable的尊稱。除此之外,還有金紫荊星章(GBS)、銀紫荊星章(SBS)、銅紫荊星章(BBS),金英勇勳章 (MBG), 銀英勇勳章 (MBS) ,銅英勇勳章 (MBB)以及頒授給紀律部隊及廉政公署的卓越獎章、榮譽獎章,榮譽勳章(MH)等。

市民見義勇為,獲嘉獎

授勛名單中,今年就有五位獲頒「大紫荊勳章」,包括林健鋒議員、潘宗光教授、霍震霆先生、林淑儀女士、以及施子清博士。此外,還有五名市民榮獲嘉獎,其中一人更是獲頒銅英勇勳章 (MBB)。據悉,獲嘉獎的五人均是在6月初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兇案現場挺身而出的英勇市民,當中廚師「輝哥」何兆輝憑兩張板凳阻嚇兇徒,獲頒銅英勇勳章;另有4名市民在現場為兩名受襲女徒手急救,均獲頒發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

在案發現場時的「輝哥」 圖:網絡資源

「輝哥」得悉自己獲授勳後,仍如常在酒樓上班。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兩名受害人最終不治,他即使授勳亦無喜悅之情,起初亦不想接受此「虛榮」:「一啲都唔開心,如果嗰兩位人士真係無事,有冇獎都好,我會開心一世。」他說是在友人安慰後才安然接受勳章,希望能藉此傳播正能量,讓市民記得曾有「傻佬」在斬人案中挺身而出,以鼓勵市民在危急關頭守望相助。

另有65人獲特首委任為太平紳士

另外,今年共65人獲行政長官委任為太平紳士,當中52人根據《太平紳士條例》(第510章)第3(1)(b)條獲委任(一般稱為非官守太平紳士),13人根據該條例第3(1)(a)條獲委任(一般稱為官守太平紳士)。根據條例,太平紳士的主要職能是巡視懲教院所、羈留中心或其他院所,以確保其有效管理,以及沒有任何人士被不公平對待或被剝奪權利。

與授勳不同,太平紳士制度在香港已經實行180年,是一套有效的監督、視察制度。根據1843年刊憲的英皇制誥,港督有權任命部分人來擔任某些公職,其中包括太平紳士。當年,首任港督砵甸乍特選了44位社會人士成為治安委員,組成「英屬香港治安委員會」。及後「治安委員」擴大權利及易名為「太平紳士」。早期香港的太平紳士全是英國人,直到1878年,伍廷芳獲港督委任為首名華裔太平紳士。自此,不少華裔陸續被委任為太平紳士。

左起吳秋北、余順輝、蔡加讚

在今年的非官守名單中,亦有多位知名人士上榜,包括港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吳秋北、尚滙資本董事長余順輝、星島新聞集團主席蔡加讚、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泓、「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工程師林曉鋒等,亦共有7名立法會議員上榜。

有嘉獎亦有褫奪

當然,港府除了每年嘉獎,為維持授勳及嘉獎制度具高度完善公正的水平,如獲授勳/嘉獎人士的行為,會對其應否繼續擁有該勳銜/獎狀構成疑問,例如因被定罪而入獄一年或以上,不論是否獲得緩刑,或作出有損授勳及嘉獎制度的名聲的行為等,政府會考慮是否須褫奪其勳銜/獎狀。禮賓處處長會啟動褫奪機制,處理獲悉的褫奪勳銜/獎狀個案。每宗褫奪勳銜/獎狀的個案須由行政長官親自批准。政府會在刊憲撤除勳銜,將其姓名從授勳名單中剔除,並收回其所有由特區政府頒發的勳章/獎狀。

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成立以來,先後共有11人的勳章被褫奪,其中包括因貪污案被判刑的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和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前任董事局聯席主席郭炳江,以及反中亂港分子戴耀廷。

 

 

 

(圖片来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