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b3b10c3a268432eceb0603db7a0590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改革惹爭議

香港中文大學近年屢被質疑出現管治問題,有3名身兼中大校董的立法會議員提出私人草案,修訂《中文大學條例》。相關草案經特首同意後6月28日提交至立法會首讀。草案建議大幅改組校董會,包括由校外校董佔多數、提高校長任命門檻等。

立法會網上廣播截圖

事緣早前中大更改校徽風波以改回原本校徽告終,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事件是由於中大校董會校外校董比例只有17%、決策時缺乏外界聲音,要求政府主動研究修例,增加校外校董。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當一間大學是公帑的大學,用龐大的公帑,出現這種校董會涉嫌監管失效的時候,教育局會否主動提出研究應修改有關條例呢?」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 圖:立法會網上廣播截圖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校董會組成有歷史原因,如果要修改有其程序。我們也知道事實上校外成員多些參與,確實能夠引進多些外間不同意見,但是當然這個變化,需要由社會各持分者與大學坦誠溝通得出共識,這樣最為有利。」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立法會議員(飲食界)張宇人:「大學那幾個管理層可以當校董會不存在,自行決定、自行推出。你現在說要溝通,局長,我想問從何而溝通呢?」

立法會議員(飲食界)張宇 圖:立法會網上廣播截圖

據了解,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於2002年作出若干大學管治建議,其中一項是有關的校董會如何組成,除了中大,其他大學早已更新校董會成員。教資會20年前發表高等教育檢討報告書,提出增加校外校董,有議員不滿中大至今仍未落實。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郭玲麗:「中大校董會分別在2009年和2016年提出改組方案,建議縮減校董會人數,而且增加校外校董比例。報告書發表至今已經20年,中大至今仍未改組,能否請當局告之本會當中原因為何?」
相關修訂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經歷2019年的社會風波,中大變成「暴大」、兵工廠,校長段崇智被指態度向暴徒傾斜,更不分青紅皂白聽信女學生吳傲雪聲稱「在新屋嶺被性侵」的一面之辭,公開譴責警方;其後備受詬病的段崇智,竟然閃電式獲得由校內人士佔多的校董會提早續約;再到早前無充分諮詢下,草率公布更換校徽設計。中大的一系列混亂事件,都令外界忍無可忍,一個每年收受巨額公帑資助的學府,必須要刮骨療毒。

中大校長段崇智

今次提交的私人條例草案,內容包括將中大校董會人數由54人縮減至不多於34人,校內成員減至11人。校外成員與校內成員比例即大約2:1。草案將於五周內會提出成立法案委員會,並最快在今年10月完成審議條例,11月提上大會完成三讀程序。
然而,立法會《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先後召開3次會議,段崇智均因事或病告假未有現身,由署理校長陳金樑代為出席。

署理校長陳金樑

中大發言人指,段崇智前一日接受「醫療程序」,並按醫生建議於休假。「有關醫療程序於校長8月1日接獲校董會主席有關立法會草案委員會的邀請通知前已安排,並就此向主席提交證明文件。署理校長將代表大學管理層出席草案委員會會議並提出對草案的建議。」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批評,「段校長確實太低能、太惡劣了。今後還能教廣大的中文大學師生怎樣正確用醫生紙嗎?段崇智的維護者也完全失望。」梁振英建議,議員們請段崇智提他方便的時間上立法會開會,或者段崇智可以因病辭職,回家調理身體。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

連日來,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改革爭議未止,梁振英繼續在社交媒體發帖文批評中大校長段崇智,強調在中大校董會改組過程中遇到的荒唐,生動說明了改組校董會、整頓管理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質疑「中大有人擁兵自重,妄想割地稱王,自立小朝廷」。
除了中大校長段崇智一直不現身之外,中大校董會今年陸續出現校董請辭事件,有擔任中大校董會成員逾25年的退休銀行家陸觀豪突然辭職外,中大及中大醫院重要捐款人何子樑今年2月亦辭任校董會。據悉何辭任除了因年事已高之外,亦與校董會人事有關。有中大管理層憂慮風波或令中大失去部分大額捐款。
 

(圖片来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