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劉瀾昌:特首若到APEC,可遊說拜登恢復「香港特殊地位待遇」

 

11月的美國三藩市APEC,筆者分析當前大氣候,認為本港特首李家超受邀與會的可能性較大。重要的是,特首去了幹什麼?筆者覺得有一件事可以擺在首位,那就是遊說拜登恢復「香港特殊地位待遇」。

2023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

大家都知道,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對於「中國式的現代化」以及完成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就是鞏固和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言而喻的是,美國恢復「香港特殊地位待遇」,其他西方國家也必然對香港的信心增強。這,對於目前較為低迷的香港金融市場自然是一劑強心針。

2020年特朗普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待遇

看更遠些,美方恢復「香港特殊地位待遇」,對於香港的「一國兩制」長期走下去,也的的確確很重要。筆者一直認為,當年特朗普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待遇,最為錯誤之處在於,實際表示美國當局也不認為香港是有別於中國其他內地城市的特別行政區。這個行為,實際上也是美方破壞香港一國兩制地位的行動。

當時,特朗普的這一錯誤政策是為了配合與中國打貿易戰,不讓香港成為中國大陸的後門。當然,實際上也損害美國的眼前及長遠利益。眾所周知,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並不受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直接領導,而是直屬美國務院。這,既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也與香港回歸之後繼續享有美國給予的特殊地位有關。如果,美國撤銷給予香港的特殊地位待遇政策長期化,那麼美國是否也要考慮駐港總領事館的地位降級。事實上,在中美使領館對等設置原則上,美國駐香港總領館也是特殊處理的。在經濟層面,美國在香港享有巨大商業利益。美國大的金融公司都在香港設立分部,香港政府的統計表明,每年美國在香港獲得300億美元以上的順差。坦率的說,鞏固和發展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美國和香港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特首遊說拜登恢復「香港特殊地位待遇」,不但符合香港特區自身的利益,也是符合國家利益,並且順應當前中美關係趨緩的方向。而且,不會是莽撞之舉,存在著客觀可能性。

9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通过视讯参加大西洋理事会的跨大西洋地缘经济论坛。

9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以視頻在「跨大西洋地緣經濟論壇」上表示,鑒於美中經濟關係的重要性,她的辦公室正在非常慎重的考慮如何重新平衡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係,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對華301關稅的審核。戴琪這是用「外交語言」表示在年底前要終結特朗普發起的對華進口貨品的超高關稅。

事實上,在和特朗普競逐總統時,拜登曾明確表示,若當選將取消特朗普政府對華關稅,「因為這一舉動,並沒有打擊到中國企業,將負擔都轉嫁到了美國企業和民眾頭上,捆綁住了美國的手腳」。但是,拜登食言了。為什麼?據稱,是因為內閣沒有達成統一意見。拜登本人希望取消,與他持相同意見的,還包括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財長耶倫等,但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為代表的一些人,卻認為「對華關稅」是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重要「工具」,不能輕易就放棄。2022年夏天,這些關稅本來到期,但是戴琪還是繼續延長了這些關稅,以致財政耶倫也負氣說「戴琪在負責這事」。

如今,戴琪說要年底前完成對華301關稅審核,相信是老闆拜登是逼著她加快。客觀看,拜登有很多理由這樣做。一是,拜登很清楚2018年7月特朗普根據《貿易法》301條款對價值3500多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額外的關稅,但是至今中國對美出口不但沒削減,還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同時,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二是拜登為了連任,需要中國,需要11月的中美峰會,需要中國配合緩和美國的通脹,更需要中國配合「終結俄烏戰事」。

當前,美國對中國的整個戰略調整,從耶倫、雷蒙多、布林肯訪華,沙利文兩次和王毅長談,都非常清楚的顯示,拜登團隊明白當下最危及美國霸權的是俄羅斯,而不是中國。白宮儘管還把中國視為最大的戰略挑戰者,但是俄烏戰場的形勢使到沙利文非常清晰的認識到普京正在撬動美國霸權的底座,美國的制裁反而把俄羅斯的GDP排位提前了,更要命的是加速「去美元化」,美國雖然沒有直接出兵,卻已深陷其中。澤連斯基在聯大見拜登要錢,拜登才掏了三億美元。

拜登政府的的國債已突破33萬億美元大關,意味著每位美國公民要背負近10萬美元債務。要命的是,在高息環境下,美債利息將超過1.4萬億美元,幾乎是美軍預算的2倍。拜登的還債利息,可以養兩支美軍,這可是天大的笑話。

拜登其實還是知道美國經濟實際情況,儘管不久前他打腫臉充胖子,居然「嘲笑」中國經濟不佳。但是,美國經濟學者批評他隱瞞實際情況,警告面臨的衰退可能比30年代大蕭條還糟糕。歐洲太平洋證券執行長兼首席策略師希夫發表文章認為,官方公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資料旨在誤導大眾。他指出,美聯儲用於確認通貨膨脹的CPI資料的計算方式,就是為給出低數值結果。他稱:「基本上你必須將官方數字翻倍才能更好地瞭解實際的物價變化情況」,即真正的通脹指數當前應該接近10%。希夫更警告拜登政府繼續提高國債上限,而不是解決真正的問題:債務本身,美國即將面臨比1930年代更加嚴重的大蕭條。他接著解釋,這場即將到來的大蕭條將因物價持續上漲和美國人購買力喪失而與過去的經濟衰退不一樣。

這些,都影響拜登連任,而連任失敗則團隊全體失業。於是,拜登團隊不得不把處理俄烏問題擺在了首位,而對華問題則放在次一等的層次。由此,戴琪要年底「完成對華301關稅的審核」,就不奇怪了。而削減了對華高關稅,與對華高關稅連帶的「香港特殊地位待遇」也應該是題中之義。

總之,恢復「香港特殊地位待遇」問題,放在中美關係大氣候的變化中考察,可能性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在美國兩黨惡鬥的環境下,變數也很多。問題是,香港特首為恢復「香港特殊地位待遇」遊說,順理成章,有益無害,說比不說好。拜登若不做,理虧的是他。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