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

美國數字鴻溝愈演愈烈 聯邦機構設規定減差距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11月15日頒布《寬頻接入反歧視法》,以打擊數字不平等現象,包括對不同社區的服務投資差距,以及因地區或社會經濟不平等而無法訪問互聯網的情況(學名“數字鴻溝”)。不過該新規的效用目前存疑。

根據《寬頻接入反歧視法》,FCC有權調查並監管寬頻接入方面存在的歧視,與通信公司合作解決問題,促進調解,並在必要時進行處罰。FCC稱,該法案為美國首個重大「數字人權」法案。該法案依據美國《兩黨基礎設施法》制定——即聯邦通信委員會須確保所有美國人都能平等地獲得可靠、高速的寬頻服務。

美國愈來愈多無家可歸家庭,需要政府或者NGO救助,但幫助孩子獲得電信服務不在救助之列。

當前在美國低收入社區、有色人種社區以及農村地區,寬頻提供商在寬頻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較低,提供的互聯網服務優惠也較差,有些社區甚至完全無法獲得互聯網服務。這些地區存在貧困、失業和高中畢業率低的問題,而缺乏寬頻接入意味著居民在申請工作、獲得醫療保健服務以及學生上網課等面臨更多困難,影響到居民健康和個人發展。FCC數據顯示,約有1700萬學童無法在家接入互聯網,全國性的「家庭作業差距」如果無法解決,將會導致長久的教育差距。

不過在11月15日的FCC聽證會上,FCC委員之一布蘭登·卡爾稱該新規使FCC面臨潛在的訴訟,並將阻礙電信行業的運營。他認為FCC只解決故意歧視問題不能防止並消除數字不平等。美國電信行業不支持該新規,稱其妨礙了社區投資。美國全國有線電視電信協會(NCTA)稱該新規「可能是非法的」,其認為FCC此舉意在擴大其在寬頻市場的權力。

FCC標誌(來源:AP Photo/Jacquelyn Martin, File)

 

 

(圖片来源於網絡)
由作者授權《獨家》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