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3

緬甸成為世界最大鴉片生產國

 

聯合國週二發佈的報告顯示,緬甸的罌粟種植面積及產量持續增長,現已取代阿富汗成為世界最大鴉片生產國,而政府軍失去對撣邦的控制,罌粟種植面積還會增加。

緬甸撣邦北部茂盛的嬰粟田        (From: AP news)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發佈,《2023東南亞鴉片調查》報告顯示,從2022年到2023年,緬甸的罌粟種植面積從4.01萬公頃增加到4.71萬公頃,增幅約為18%。目前的潛在產量為1080公噸,達到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報告還指出,儘管罌粟的種植面積並未達到2013年將近5.8萬公頃的歷史紀錄,但鴉片的平均產量增加了約16%,達到每公頃22.9公斤,超過了2022年的記錄。

相反,由於阿富汗塔利班自2022年4月起實施嚴格的禁毒令,其罌粟種植面積從2022年的23.3萬公頃下降到2023年的1.08萬公頃,鴉片供應量由6200噸縮減到2023年的333噸,鴉片經濟近乎全面萎縮。

該報告將緬甸鴉片產量增長歸因於“採用了更加先進的種植技術,並在灌溉系統和肥料方面進行了投資”。在鴉片供應量增長的同時,農民的鴉片種植收入上漲了27%,達到每公斤約355美元(約合人民幣2550元)。聯合國糧農組織稱,農民的總收入較往年增長率約75%。

緬甸政治動盪和經濟惡化是其鴉片產量增長的主要原因。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代表傑里米·道格拉斯(Jeremy Douglas)稱,2021年2月緬甸軍事政變引發了經濟、安全和治理混亂,鴉片種植面積擴大最多的是,緬甸政府無法控制的北部撣邦邊境地區。2023年10月下旬,緬甸國防軍在撣邦北部多個地區失去控制權,預計鴉片產量將進一步增長。

世界銀行預計截至明年3月,緬甸的財政年度增長率僅為1%,其2024年的經濟規模將較5年前縮小約10%,受緬中邊境的緊張局勢影響,已經接近30%的通貨膨脹率進一步惡化,緬甸目前已有超過250萬流離失所者,4-6月的家庭平均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企業在9月的開工率不到60%。

金三角區域地圖

緬甸北部撣邦和克欽邦,位於泰國北面,老撾和緬甸交界的金三角地區,向來以販賣毒品和罌粟種植臭名昭著。緬甸中央政府對此束手無策,當地部分民兵也參與毒品販賣,同時與洗錢和網絡犯罪活動(包括賭場和詐騙活動)相互交織,為該地區的犯罪團體帶來了巨額利潤。

延伸閱讀: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12月12日發佈的《2023東南亞鴉片調查》報告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