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頂級智庫主任辭任赴港大,華裔學者離美潮不斷
這波「離美潮」中的學者最多的是數學與物理科學家,生命科學、工程學與電腦科學亦是「重災區」。由於今年初美國才決定了對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這三個領域對中國企業進行出口管制,更多這些領域的科學家未來亦將面臨失業的困境。在已經回國的學者中,當中較受矚目的包括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於2022年4月離開哈佛,到北京清華大學任教;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2022年11月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返回中國創建深圳醫學科學院。而近期這股浪潮更波及人文學科,曾任美國頂級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今年7月決定到香港大學任職,創建智庫「中國與世界治理中心」。
「當年我來美國時,我把 『Li Cheng』 改成 『Cheng Li』,現在可以改回去了。」李成對港媒如是說。67歲的李成出生於上海,1985年赴美留學,2006年加入布魯金斯學會,並成為這一美國頂尖智庫的首位華裔主任。他多次撰文為西方政學界解析中共權力架構和人事議題,增進西方對中國政治的認識。布魯金斯學會網站資料顯示,他曾撰寫和編輯多本著作,也曾就中國事務和美中關係向許多政府機構、私營企業和非營利性組織提供諮詢。
曾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東亞事務高級主管的偉德寧(Dennis Wilder)在推特上寫道,「李成為嚴謹、準確的中國國內政治研究制定了標準。華府人士會非常想念他。」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墨菲(Daniel Murphy)對此警告稱,美國正在失去一代「知華派」,恐嚴重阻礙未來華盛頓對中國的瞭解和認知。
李成在港媒的訪談中透露了個人的無奈,他說華盛頓正變得越來越陌生,麥卡錫主義正重返美國。他坦言「17年前進入布魯金斯學會時,華裔學者的身份是正面資產(或被認為是財富),而到了後期卻變成了負面資產(或累贅)。」對於像他這樣的華裔來說,在美國生活越來越不舒服。「美國政治和社會也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撕裂,知華派專家也被排擠、被邊緣化。」華盛頓關於中國的論述過於簡單化,李成直言,「我當然知道中國有問題」,「但與此同時,所有這些事情都可能被誇大了。」在公開演講時,他被要求澄清代表哪一方的次數越來越多,「當我說『我們』的時候,人們會問,你說的『我們』是指誰?」
之所以選擇落戶香港,李成表示希望利用這個「特殊地方」來促進和平,把那些較難在華盛頓聚集的人們聚集在一起。他還稱,「今日的香港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都更適合成為研究中國與世界治理問題的國際樞紐。」它是一座「具有微妙且真正政治影響力的城市」,可以在中美關係中發揮積極作用。
《華爾街日報》也曾報道,一名出身內地、在美國待了20多年的機械工程教授說,他離開了一所頂尖的美國大學,來到香港一所大學。除了希望離父母近一些,也厭倦了美國的政治環境。他說,由於美國的政治氣氛變得非常緊張,他不再尋求與其他科學家合作。
自特朗普執政始,因中美科技之爭愈演愈烈,美國司法部為打擊中國的經濟間諜活動而制定「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將華裔科研人員列為調查對象,以應對所謂的來自中國的「安全和技術威脅」為理由,對華裔科學家實行嚴格的簽證限制和出入境管制,並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不少華裔學者面對刑事案指控,雖然當中大多數事後因證據不足而撤銷,但學術生涯已受到致命打擊。
儘管美國司法部在2022年2月宣佈停止根據「中國行動計劃」追查新案件,但只在形式上結束,針對學者的相關案件依然積壓很多,沒有因為計劃取消而赦免相關嫌疑人或轉為民事、行政案件,對華裔科學家的迫害仍在持續。一位不具名的華裔科學家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稱:「寒蟬效應」已經形成,該計劃已經達成了它(阻止中美學術交流)的目的。
今年3月,《科學》雜誌發表一篇評論,指「中國行動計劃」實行近五年,那些被傷害的華裔科學家將會永遠離開他們在美國的實驗室。他們不得已回到中國後,重新建立了新的實驗室,並拿到了超過在美國的實驗經費,甚至擁有更多的資源。中國在科學方面有着大量而快速的投資,可以獲得頗高的社會聲望、有吸引力的酬勞,亦容易找到能幹的合作者和助手。
而在這些學者選擇落腳點時,除了頂尖的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還有制度上有所創新的西湖大學以及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香港則以更為自由的學術氛圍、更有吸引力的薪酬及更便利的國際來往,吸引着海外華裔學者的目光。不僅如此,在大灣區的香港背景高校,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也廣泛從海外招募教職工及研究人員。曾經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職的國際關係學者鄭永年,2020年離開新加坡,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