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近兩年,我登上了飛往俄羅斯的航班(中) |
坐在旁邊的男士穿著樸素,看起來是在俄羅斯務工的人。飛行時間過了一大半,空乘人員開始發健康申報表,列有俄英兩種語言的問題。旁邊那位來自河南的男士和左前方那位女士都不是很懂表上的內容是甚麼,便前來詢問。這兩位同行乘客在常住地址一欄都是填寫莫斯科當地的住址,但他們兩種語言都不大懂。雖然很好奇他們在當地是做甚麼工作,但是那終究是別人的隱私,也不便詢問。
降落時間是當地下午接近五點,但是冬至剛過不久,夜幕在莫斯科早已降臨。飛機從跑道滑往航站樓的途中全都是俄羅斯國內航空公司的飛機,在航站樓停泊了幾架東航和土耳其低成本航空的飛機。此前對俄羅斯不甚了解,對俄羅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蘇聯時期那些陳舊的設備和基礎建設,但是進入航站樓以後卻發現謝列梅捷沃內部裝修十分現代化,嶄新的機場設施和井井有條的秩序瞬間顛覆了對俄羅斯固化印象。
在出航站樓以後,我們準備使用俄羅斯的「百度」Yandex叫車,但是不確定上車點在哪裏便詢問站在門口中亞面孔的工作人員。因為語言不通只好將手機給他看,突然有一名看似主管的人對著他說:Нет телефон!由於俄語在使用現代詞彙有大量的外來詞,所以很容易就明白是No telephone 的意思。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戰爭狀態下俄羅斯的一些特殊安排,那裏的工作人員不能看外國人的手機。
俄羅斯大多數國民信奉東正教,雖然該天是12月23號,但是沿途的聖誕氣氛濃厚,璀璨的燈飾將莫斯科的街頭照亮恍如白晝。酒店就在紅場附近,街上的行人擠得水泄不通,除了少數的中國遊客,大多數都是操著俄語的本地人,很少見到來自其他國家的面孔。在國家劇院廣場可以聽見優柔的胡桃夾子配樂,而廣場上也有許多年輕人在Busking(街頭演唱),許多行人駐足欣賞。莫斯科最著名的商場是位於紅場旁的ГУМ(古姆百貨),商場裏好不冷清,年輕人們打扮時髦。裏面的歐洲奢侈品商店大多都保留了店面,但是貨架上空無一物。相反有一些本地的奢侈品綜合商店仍然有如愛馬仕、香奈兒、路易威登等國際大牌售賣,但是詢問價格後令人愕然,售價相比國內高多一倍,但是商店裏還是有很多愛美的俄羅斯女士在購買,可見奢侈品在俄羅斯還是非常緊俏。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出發前往克林姆林宮,早上9點天還沒亮,下著鵝毛大雪的涅夫斯基大街上人寥寥可數,和前一晚的熱鬧大相逕庭,大部分早餐店也都還沒開門。不過在制裁後被俄羅斯當地接手的麥當勞還在營業,那麼大的雪只好趕緊跑進去取暖。莫斯科的物價並不低,兩人份的麥當勞早餐花費約70港幣,並不比香港便宜。儘管麥當勞並不是美國人營運,但是味道卻依然是麥當勞的味道。
吃完早餐過後到達了克林姆林宮,在售票大廳內的遊客並不算多,有相信是莫斯科外其他城市前往參觀的本國人,也有一些中國面孔。就在研究套票組合時,突然一對情侶問道:你們看得懂嗎?你們也是香港人嗎?我非常驚訝在戰爭狀態下的俄羅斯竟然還有香港人會前往,不知道是不是同樣被廉價的機票吸引而來。在國外還能講廣東話,一陣寒暄後,便開始瀏覽克林姆林宮。克林姆林宮是與我國故宮、美國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等,被視為大國的中心,曾經或是如今的權力中心。走在克林姆林宮裏了解從基輔羅斯到沙皇俄國的歷史,不禁想到當年這裏是世界疆域最廣之一的國家元首和其權臣們進行儀式和祈禱的地方,而如今一眾平民百姓也能在此流連,實屬人類民主自由的進步。
參觀過後也到了傍晚,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後便乘坐地鐵前往欣賞俄羅斯的國粹之一大馬戲。國家大馬戲在一個大帳篷內進行,進入館內還需要過安檢,脫掉大衣寄存,這對於一個南方城市來的人頗為新鮮。大馬戲場內不大,中間有一個圓形的場地,側面有一個舞台,正對面有一支樂隊現場演奏,天花上掛著幾根粗大的麻繩。前來欣賞大馬戲大多都是當地人,拖家帶口,男女老幼,就像歡樂的家庭日,整個場地高朋滿座,氣氛融洽,似乎沒有外國遊客也不愁票賣不出去。在中場休息的時候,還有很多人買紀念品,還有零食飲料,就像看電影一樣。
在莫斯科前兩天的讓人耳目一新,感覺整個國家的消費力沒有受到國際制裁的影響,這個三億的人口大國似乎正在進行經濟內循環。在飽餐一頓俄羅斯南部出產的優質牛扒後,我們便出發飛往俄羅斯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在那裏拼車認識了一位當地的司機,最後成為了好朋友。在隨後還有聖彼得堡的旅程,看到了遇到了甚麼,亦將在最後一篇文章中繼續分享。
(圖片来源於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