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3

美國誓報復美軍被殺,拜登仍權衡反擊手段

 

美國士兵在約旦美軍駐地遭襲身亡,引起國内群情激憤,拜登誓要追責。美國或採取多種手段立威,具體如何報復,拜登政府仍在衡量不同方案的得失。

自約旦東北部與敘利亞邊界的“T-22”美軍軍事基地遭襲,美國總統拜登正式表態追責,矛頭直指“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得到伊朗支援的極端武裝組織”,並強調已決定好“如何回應此次襲擊”。但他拒絕透露細節,補充稱不欲與伊朗開戰,避免中東緊張局勢升級。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稱,美國將會在一段時間內採取多種方案。美聯社對可供選擇的方案進行了分析。

其一是直接打擊伊朗領土或水域。共和黨參議員琳賽·格雷塞姆(Lindsay Graham)稱,“打擊伊朗境內的軍事目標不僅是報復,更是對未來侵略的威懾。”但這有可能會激怒民兵組織並使局勢失控。相較於此,攻擊伊朗境外的軍事領導人及資產,如伊朗在他國的準軍事組織聖城軍人員、或船隻等,似乎更能“威懾”德黑蘭,且無需面臨直接軍事打擊所帶來的衝突升級後果。

其二是再次打擊親伊朗民兵組織。據美軍官員稱,自2023年10月18日起,這些組織已對美軍駐地發動了166次襲擊。然而,美軍的反擊卻屈指可數,僅僅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多處軍事物資儲存地進行空襲。

民兵武裝之一的卡提卜真主党(Kataeb Hezbollah),於1月30日宣佈將“停止對伊拉克佔領軍(即美軍)的軍事和安全行動”,他們被美方視為約旦襲擊事件的頭號嫌疑人。據敘利亞媒體“北方新聞社”1月30日的報導,在28日發生美軍基地遭襲事件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人員已經撤離敘利亞代爾祖爾省幾個指揮中心,轉移到敘利亞中部霍姆斯鄉村地區。

其三是對伊朗政府展開經濟制裁。美國政府可能會加強現有制裁以切斷流向伊朗及其代理人的資金。他們已經對部分説明伊朗的外國公司實施了制裁。

儘管美國國內呼籲“進行毀滅性軍事打擊”的聲浪迭起,但拜登政府需謹慎回應,軟弱的回應無法強力阻止民兵組織發動進一步襲擊,而直接軍事對抗有可能使美軍陷入更廣泛衝突中。

延伸閱讀:
新京報:巴以衝突爆發以來,這次美軍基地吃了一次大虧。

 

 

(圖片来源於網絡)
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