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1)

農民抗議升級,歐洲拖拉機「當道」

歐洲農民的抗議行動不斷升級及擴大,繼法國農民以拖拉機圍困巴黎行動仍未收科,歐洲其他國家農民大軍已經殺到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盧森堡廣場佈滿近千部拖拉機,農民與軍警對峙。農民抗議示威活動,從中歐的波蘭等國擴散到西歐,正席捲整個歐洲,歐洲正在經歷最「寒冷」的冬季。
法國抗議農民已經圍困首都巴黎近一個星期,大批拖拉機從不同方向封鎖了通往巴黎的主要道路,他們警告,包圍巴黎的行動可能會持續一個月,並打算通過切斷糧食供應「讓巴黎人挨餓」。

比利時農民也封鎖了通往澤布呂赫(Zeebrugge)集裝箱港口的道路,以及比利時第二大港口北海港口和其他主要高速公路,與此同時,他們還駕駛重型拖拉機前往布魯塞爾利奧波德區的盧森堡廣場示威,他們的行動不斷升級,包括燃燒雜物阻止警方的推進,警方則施放催淚瓦斯驅散抗議農民。


數千名歐洲農民2月1日在歐洲議會外抗議,要求提高農產品價格、減少烏克蘭等國的廉價進口農產品、並增加農產品綠色過渡的補貼(一種政府針對農業進行的介入補助,目的在保障農民生計,確保國內農產品供應穩定)。

據報道,歐洲多個地方均有農民抗議活動,歐盟多個國家最近都因為農民抗議發生騷亂,且有升級跡象。

從2023年開始,歐洲農民的抗議活動就持續不斷。法國農民把路標倒過來,表示世界是「顛倒的」。德國各地農民多次將拖拉機開進首都柏林進行示威,抗議持續升級,農民與政府的矛盾愈發激烈。


歐洲農民不滿的根源是利益受損:德國農民不滿政府削減補貼,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農民批評歐盟綠色轉型「將減少碳排放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置於農業之上」,導致農業產量減少、成本上升。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等國不滿歐盟取消烏克蘭進口關稅,抱怨大量廉價谷物導致黑海地區農產品價格暴跌,利潤受到嚴重擠壓。

據一個網站的總結,不同國家對不同政策有不同的不滿,但進口廉價農產品以及生產成本提高為引發最多國家農民不滿的成因。

除此之外,歐洲一些國家農民還認為部分環保人士的主張過於極端。據歐洲動態新聞網報道,斯洛文尼亞在去年4月提交的土地管理政策,建議允許動物保護人士擔任動物保護顧問並檢查農場,讓農民遠離了農場,且采取這樣不公開、隨意的政策會影響斯洛文尼亞人民的本地食品供給。數千農民數次在首都盧布爾雅那舉行抗議,用1500輛拖拉機讓該城市多地區陷入停滯。


在歐洲各地的抗議活動爆發之際,極右翼政黨「渾水摸魚」,試圖在民調中爭取到農民群眾的支持。據路透社報導,法國極右翼領導人瑪琳·勒龐表示,歐盟需要取消所有自由貿易協定,她的副手喬丹·巴爾德拉更將農民的困擾歸咎於「馬克龍的歐洲」,指責馬克龍政府在農業領域的政策失敗。

在極右勢力的推波助瀾下,農民對農業利潤縮減的不滿,逐漸升級為對「精英階層不顧農民死活」的強烈憤怒。法國民調顯示,39%的法國人將農業危機歸咎於歐盟,29%的受訪者認為政府要負主要責任。

右翼分子「趁火打劫」,無疑比農民抗議更令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其他歐盟領導人頭疼。據Elabe民意調查顯示,87%的法國人支持農民抗議活動,其中73%的人認為歐盟對歐洲農業來說是一種障礙,而不是一種資產。


為穩定政治局勢,歐洲各國政府直面農民的擔憂,法國和德國都停止了「取消農用柴油稅收減免」的提議。法國與愛爾蘭政府公開表示,反對與南美國家的南方市場簽署貿易協議,回應了農民對低價進口商品引發無序價格戰的擔憂。

歐盟也於1月31日宣佈,計劃限制烏克蘭農產品進口,減小市場價格波動,以安撫憤怒的農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表示,歐盟將與比利時合作制定一項減輕農民行政負擔的提案。

法國總理阿塔爾在最新講話中表示,法國將把食品自主供應的原則寫入法律,並將加強進口管制,以回應進口農產品在價格上的無序競爭。此外,針對農民在監管標準上的不滿,阿塔爾承諾法國政府將不會對農民實施比歐盟法規更嚴格的監管。


農民示威抗議活動,引發對深層次問題的討論,歐洲農業如何繼續生產更多優質產品?如何繼續應對氣候變化?如何避免來自外國的不公平競爭?

近年來,歐洲農業受到洪水、乾旱和極端天氣的打擊。氣候的多變性和不可預測性讓歐洲農民很難知道播種農作物的最佳時間,許多農民損失慘重。特別是南歐國家,它們面臨著更明顯的旱季和更嚴重的洪水。據euronews報導,去年五月份的洪水對意大利農民馬泰奧·帕利亞拉尼(Matteo Pagliarani)的農場造成了嚴重破壞,「我們失去了葡萄、大約20公頃的土地以及動物的養殖地,一些鄰居的損失甚至更多。而過去兩年,天氣非常乾燥」,他說,「天氣多變,這讓我們非常沒有安全感。」


天災造成損失慘重,歐洲農業生產中積弊已久的「人禍」進一步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從德國抗議政府削減柴油補貼,到法國抗議自由貿易協定和環境規則,再到俄烏戰爭擾亂基本農作物的貿易流動,出現供應過剩等問題。

儘管各國的「人禍」還不盡相同,矛盾根源都是生產利潤縮減甚至虧損。在這種情況下,農業補貼制度加劇了矛盾。

政府提供的補貼,本旨在幫助生產困難的農場並保持商品低價,然而實際上,大多數資金只有經營農場的企業受惠而非農民。據瑞典隆德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數據顯示,歐盟農業預算的大部分直接支付給了歐盟富裕地區的農民,近一半流向平均收入高於歐盟平均水平的地區。據《泰晤士報》報導,2019年匈牙利極右翼總理歐爾班·維克多(Viktor Orbán)利用補貼制度讓政治盟友發財、懲罰政治敵人。在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亞等多個歐洲國家均發現了類似的濫用行為。


歐洲長期積弊的農業生產問題引發廣泛關註,一場規模龐大的抗議潮流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示威標語所言,「無農不養」,農業是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農業上的問題或許將對歐洲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造成深遠影響。

延伸閱讀:
為什麽農民會對整個歐盟進行抗議?歐盟對此可以采取什麽措施?https://www.reuters.com/world/africa/egypt-plans-expansion-new-capital-first-residents-trickle-2024-01-04/

(作者:季柯均 何柯熠)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