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國廣場」重建,花6.5億元紀念「國民服役」
新加坡政府耗資6.5億元(約35億元人民幣)在市中心重建「衛國廣場」(NS Square),本月19日開工預計將於2027年竣工。
2017年,新加坡政府宣佈將濱海灣浮動舞台(The float@Marina Bay)改建成衛國廣場,以紀念「國民服役」(新加坡的一項國家政策,要求所有年滿18歲的新加坡男性公民和第二代永久居民為國服役)。該項目曾受疫情影響而延期。本月19日,浮動舞台完成拆卸,重建工程正式開始。衛國廣場完成後,它將成為舉辦國慶閱兵和濱海灣倒計時等大型年度活動的永久性舞台。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於週二出席了該項目的奠基儀式。他強調了國民服役對維護新加坡和平與繁榮的重要性,並表示衛國廣場將成為新加坡又一重要地標。「衛國廣場將成為濱海灣天際線邊的又一顆閃耀的明珠,向戰備軍人及家屬表達來自國家的深切的謝意。」
2020年7月,新加坡政府將工程合約頒給WOHA建築事務所領導的顧問團隊。2023年9月,政府宣佈Expand Construction建築公司成為建設工程的主要承包商。
據國家發展部和國防部表示,衛國廣場將設立一個新的永久性舞台甲板。圍繞舞台的環形看台的懸臂結構跨度達25米,在東南亞屬於首例,可容納約3萬個座位,使觀眾能夠從各個角度欣賞舞台。
同時,衛國廣場也可用於舉辦音樂會,文藝表演和體育賽事等公共活動。廣場設有健身房,空中戶外游泳池,以及水上運動中心等社區體育設施,公眾將能夠在此進行皮划艇和劃龍舟等活動。
該廣場也設有國民服役主題展覽區,分為橫跨兩層樓的沉浸式空間,以及可欣賞城市海濱風景線的觀景廊。它將能夠「展示新加坡的國防故事」,並「承認過去和現在的國民軍人的貢獻」。
廣場的建設工程將採取多項可持續舉措來減少能源消耗,包括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綠色屋頂、採用節水設備以及注重雨水收集等。超過八成區域將採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以減少空調能耗;其餘區域也將利用濱海灣區域供冷網路的空調系統,通過高效的中央冷凍水系統來節約能源。
衛國廣場將成為新加坡新市中心的核心,並強化其作為一個充滿活力、有彈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國家的身份。
延伸閱讀
概況介紹:濱海灣重建項目
https://www.mindef.gov.sg/web/portal/mindef/news-and-events/latest-releases/article-detail/2024/March/19mar24_fs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