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鴻:伊朗忍讓換不來以色列停戰
伊朗不戰是戰略,但不戰不能是真的放棄戰爭,止戰才能不戰。伊朗現時的弱點是空防乏力,阻擋不了以軍空襲。即使迅速從俄羅斯引進防空導彈體系,一是未必可趕及部署;二是也不能完全抵擋空襲。事實上,以色列的鐵穹體系亦不能完全攔截真主黨與胡塞武裝等的空襲。以色列有美國支撐,電子戰厲害,可嚴重干擾伊朗的空防體系。要克服這個弱點,只能以攻為守。正因為以色列亦不能完全攔截外來空襲,伊朗能做的,是本身全面動員,並與所有屬下的地方武裝,對以色列空軍基地、機場集中襲擊,摧毀以色列空軍襲擊力量的基地。
流動性的導彈、無人機雖然沒法全然消滅,但把戰機的基地摧毀,迫使以軍戰機撤離本土,在海外伊朗有足夠的恐嚇力迫使塞浦路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不敢借出機場接納以國軍機,也不敢讓以國軍機用作出擊基地,以此大大削減以軍空襲的能力。當然美國亦會提供方便,但現時地方武裝已在伊拉克、敍利亞攻擊美軍基地,限制它們對以軍的支援。胡塞武裝也可以更大的力量打擊美國在紅海、地中海的軍艦,阻止它們全力參戰。
伊朗可以不直接參戰,這可讓國際政治譴責美以,可卻阻止不了對伊朗境內的大規模空襲。伊朗若還是忍讓,便是亡國。一旦以色列攻擊伊朗本土,伊朗應宣戰,全面動員反攻以色列,特別是地面入侵。這樣的反應,便需伊朗事前作總動員安排,也要部署地面攻入以色列的軍力。這需仔細安排準備和協調,再不是現時分散各自為戰,單是游擊戰,要與去年10月7日的哈馬斯突襲不同,需大規模全方位從以色列各個部位進攻。
伊朗忍讓不可能制止以色列,只有以戰止戰,寧冒犧牲,卻無他法。
(圖片来源於網絡)
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