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牌健身中心結業,貴價會籍恐難退款
有38年歷史的香港老牌健身美容中心「舒適堡Physical」9月6日突然宣佈全線結業,稱重整業務後將有新投資者繼續為客戶服務。有會員稱消息是「晴天霹靂」,指自己剛買下貴價會籍,擔心退款希望渺茫。其實自去年起,內地舒適堡已陸續出現閉店潮。有香港教練透露,公司在結業前故意提升佣金讓他們大力推銷會籍,懷疑有詐騙傾向。
根據舒適堡公告指,若干分店業主維持高昂租金,無奈需要「暫時全線結業」以待重整業務,新投資者承諾繼續為舒適堡客戶免費提供餘下所有健身卡、私人教練課堂及美容療程服務。公告又稱新公司正積極與各分店業主緊密磋商及洽談租用原址的安排,達成共識後,有關分店將即時重開。
由於舒適堡一直以超長年期合約進行銷售,不少客戶均簽約10年,甚至買下永久會籍,突然結業料影響人數眾多。消委會稱,截至9月9日共接獲1000宗投訴,涉款共約3101萬元,平均每宗涉約3.1萬元,最高一宗65.4萬元。海關亦接獲555宗相關舉報,已成立專責隊伍跟進,若發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不少客戶對舒適堡宣佈結業感到愕然。唐先生在舒適堡健身6年,早年以約3萬元購買健身會籍服務,現時仍餘下10年會籍,他對港媒稱,之前去觀塘分店時未發現任何跡象,仍有人向他推銷優惠,也有不少人前往消費;8月初觀塘店租約期滿閉店,他轉去銅鑼灣分店,未料突然全線停業。唐先生形容消息是「晴天霹靂」,損失慘重,「如果換新老闆可以照常去就無問題,但擔心追不回欠款,只能再找其他健身中心。」
在社交平台上的「舒適堡關注組」,有剛續會會員建議組織苦主大聯盟追討,有人稱自己剛簽約半年,有人則表示買入了2026年到期的教練課程,仍有9萬元未用;亦有人指上月初以3萬元買入美容療程。同時,亦有健身教練、清潔工人等員工指被拖欠薪金及斷供強積金。勞工處勞資關係科接獲約250名舒適堡僱員求助,大部分涉欠薪及其他僱傭權益申索,處方稱已聯繫公司管理層,嚴正要求按《僱傭條例》及僱傭合約妥善處理。
一名曾任舒適堡教練的馮先生9月9日到警署報案稱,公司出糧情况惡劣,但在結業前一天仍鼓勵教練「努力追數」(增加業績),有特惠佣金提成,有教練當日成功游說兩名客人簽訂價值6萬元合約,公司卻不足24小時內結業。經民聯區議員陳少棠稱,舒適堡不會無故結業,若在加佣後數日內結業必屬早有部署,經諮詢律師後不排除存欺詐成分。
據受影響員工提供資料,舒適堡管理層於本月1日向教練發信息,稱「有危必有機,我選擇嘅一定係發(化)危為機」,鼓勵員工在頭10日「賺盡快閃EXTRA MONEY」、「谷×爆啲生意」,每張私人教練合約滿3萬元可獲額外1000元獎金,且不設上限。陳少棠稱不少教練信譽受損,擔心顧客質疑他們是同謀。馮先生表示自己是在別無他法下挺身舉報。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預繳式消費存在一定的風險,決定購買前要三思,如必須預繳費用,應儘量減少預繳金額,以減低一旦商戶結業之損失。同時消費者不要輕信職員的口頭承諾,並在與商戶訂立合約時,要求詳列相關服務內容,包括未能提供服務的取消條款、已繳及未付款項的安排等,並妥善保存所有相關紀錄,例如報價單、合約或收據等重要資料,有助日後出現爭拗時提供佐證。
舒適堡創辦於1986年,最多時在全港擁有21家門店、員工700多人,曾找來郭富城、陳冠希代言。自去年起,舒適堡在廣州、成都、上海的多家門店關閉,當時也有網友報料稱,這些門店在結業前大量售賣便宜健身卡,且貼出通知稱「需要維修」或是「裝置故障」等,都被認為是「跑路」前的幾個特徵。
《2023中國健身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主流城市的健身俱樂部平均增長率為5.13%,倒閉率為14.07%,淨增率為-8.94%,單店月均收入為40.2萬元,相比2022年下滑12.42%,相比2019年月均53.6萬元減少25%。對此,業界普遍認為是疫情影響及消費降級,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在家健身,在網上也能找到訓練課程。而健身房的房租、設備又屬「重資產」投資,一旦資金鏈斷裂即不堪設想。
而在香港,美容、健身也是北上消費風潮的一部分,傳統健身行業在高房租的現實下更難生存。2022年,Fitness First宣佈全線結業,此前結業的還有Goji Studios、Epic MMA Club及California Fitness等等。據港媒報道,另一健身中心Pure Fitness亦被傳出拖欠租金,據Pure Fitness回應稱,已重新與業主達成租約協議,所有門店均正常營運。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