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享受過的以巴和平時光(之四 終結篇)
檢視歷史上以巴的歷次衝突,雖有不同的具體因由,但都能歸結到猶太人特别是原教旨主義者的两個基本認識:猶太人是上帝選中的子民,以色列腳下的土地是上帝的應許之地。言下之意驅趕巴勒斯坦人,居高臨下地漠視巴人的生存是天經地義的。網上流傳了一些訪問以色列年輕學生的視頻,看着他們雅氣未脱但倒背如流地說出上述觀點的一番話時,相信正常的世人都會感到心寒和悲哀。
猶太民族產生了不少優秀的人才,不假;猶太民族曾經遭受許多磨難包括二戰的納粹大屠殺,也不假。但這决非以色列可以妄視世界民心及其他族裔生命的理由。
教育的偏差令一些猶太人迷失在極端狂妄自大之中。
【拾】
猶太人的精神高地
在離耶路撒冷二百公里的地方,「死海」(Dead sea)附近,有個以色列國家公園馬薩達(Masada),希伯來語是「城堡」之意。它地處沙漠的岩石地帶高頂,高於死海平面四百五十米,是這一帶的制高點。在這裏建成軍事要塞,攻取不易。

圖:作者提供,以色列死海

圖:作者提供,馬薩達纜車站

圖:作者提供,死海的鹽粒

圖:作者提供,俯瞰馬薩達

圖:作者提供,馬薩達一角
馬薩達陷落羅馬人手後,猶太人開始了流浪生涯。

圖:作者提供,馬薩達四周的地貎
然而這個歴史故事的惟一紀錄,出自猶太史家約瑟夫的《猶太戰記》,他對最早出現的馬薩達和馬薩達的覆滅有不少敘述被認為缺乏根據或不夠清晰,一直被史學界質疑其真實性。约瑟夫後來投靠了羅馬人,其個人品格這一筆更影響了對他著作的評價。
也有一種說法,說約瑟夫作為曾參加起義的猶太人,内心深藏猶太人的自豪感,因此文字刻意編造了猶太人的英雄行為。
歷史某種意義上真是一個隨意打扮的小姑娘。但以色列的猶太年輕人就是吮吸着這樣的歷史營養成長的。
馬薩達公園售票口竪着一塊歡迎牌,用簡體中文寫着:歡迎光臨馬薩達國家公園!祝您狗年吉祥!
那是2018年的2月,歡迎牌向中國人傳遞了早春的温暖。
【拾壹】
加加利湖的認知疑雲
加加利湖也稱加加利海(Sea of GaIiIee)在「死海」的北面,地屬巴勒斯坦,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它低於海平面213米,最深處有48米。那一帶北是黎巴黎,東是叙利亞、约旦及與叙利亞有領土争議的戈蘭高地。事實上以色列已通過1967年的中東戰争控制了戈蘭高地,美國及西方也承認了以色列在高地的管轄,但國際上卻承認高地有叙利亞國土。所以加加利湖四周也戰火密佈。
到加加利湖前,我們先到以色列北部的地中海城市海法,想參觀巴哈伊空中花園。巴哈伊空中花園1987年由伊朗建築師設計,是朝向巴哈伊教陵寢聖地而建的階梯花園。

圖:作者提供,海法的巴哈伊空中花園
巴哈伊空中花園共有19道階梯,從山上眺望,已是色彩繽紛,景觀震撼。我們到時她已關閉(下午两三點),便只能在山上流連,從各個方向拍照,盡攬她的姿彩。
加加利湖也被稱為聖湖,因為據聖經的講述,主耶穌的父母本生活在加加利湖畔的拿撒勒,更有一種說法說耶穌本人也出生在那兒。耶穌在加加利湖畔度過了他三年傳道的大部分時間,行過很多神蹟,如聖經中講述的以五餅二魚餵飽了五千人,以及耶穌在水面上行走、平息了風暴的故事,都發生在加加利湖。

圖:作者提供,加加利湖的港口

圖:作者提供,加加利湖畔的提比利斯
我們多少知道一點戈蘭高地的背景,但不敢多言。眼前這男子長相清秀,侃侃而談,像是一名神職或文職工作者,似是人畜無害。他在前面引路,熱心介紹路旁的一些建築物。我們隨之走了一段路,男子忽然站住,邀請我們住到他家,說吃住都免費,還可以遊船。
這忽然而至的過分熱情引起了我們的警覺。我們忙婉拒,男子態度卻變得執扭,正稍稍僵持時,前面走過幾名警察,我們做出要打聽甚麼的樣子迎上前去,交談了幾句再回頭,那男子已没了踪影。
事後細思極恐,看來天下騙子無處不在。
提比利斯很多飯店都供應加加利湖盛產的各種魚:鯉魚、刀魚、沙丁魚等,還有一種類似中國黃魚的「彼得魚」。廣州小飯店一款受歡迎的羅非魚,也是加加利湖的出品之一。

圖:作者提供,在加加里湖飯店吃的晩飯
【拾貳】
和平無價
在以巴旅遊半個月,没有機會較完整地展現一路的細節。作為普通的旅行者,我們接觸到的多是世俗的人與生活。許多積累了歷史文化的景點如哭牆、阿克薩清真寺等已有許多介紹,我的專欄文章憑借當年詳細的筆記和相片,選擇了另外的角度提供以巴和平時光的畫面。

圖:作者提供,作者的旅遊筆記
(圖片來源於作者和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首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