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怎麼看?

圖:人民日報

房地產開發投資跌勢延長,由房地產泡沫穿破帶來連鎖效應,包括地方政府債務、地方財赤等。對中國總體經濟打擊還在開始,料要幾年才可初步消化。因此,以往靠房地產泡沫支撐的經濟高增長便沒法維持,這是過往10多年高經濟增長的代價。惟由於中國經濟其他部分仍然增長,困難可逐年消化,不會構成大危機,或如日本泡沫穿破時帶來金融體制的大災難。
中國競爭力或韌力之強,在於生產,且不會如一般市場在經濟周期下滑時全面萎縮,反而在國有企業與政府支持下,加上出口帶動,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依然旺盛,抵銷了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減少,且給中國經濟增強日後競爭力量。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減約10%,製造業投資卻增長9.5%。即期的生產設備投資與日後形成的生產力,便是中國整體經濟可再次大步擴張的基礎。
房地產泡沫穿破帶來財富效應逆轉,社會消費上半年只增微不足道的3.7%,6月更環比下降。不過,此中有過度消費心態模式的轉變,也有消費方式的變更。網上實物消費在上半年增長8.8%,佔總消費四分之一,網上消費代表中國消費在高性價比和高效率新基礎上可在今後有更鞏固的擴張,且擴張正超越國界。
由於競爭力強,中國出口與進口替代比例高,外貿順差龐大。上半年順差達3萬億元人民幣,相當國民生產總值的5%,為全球各國最大的順差。面對中美貿易戰,中國產品還是在全球市場無可替代,順差擴大足以抵銷國內消費擴張不足。
第二季度經濟達不到5%的增長率,但4.7%的增長在泡沫之後和國際經濟不景氣底下,還是難能可貴,勝於發達國家。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